发布时间:2025-08-18 18:44:16 来源:鸿稀鳞绝网 作者:焦点
木门“吱呀”一声推开,莱雅琴的让乡弦音混着檀香漫出会同古村的青砖小院……
竹篾“咝咝”地在七旬老人指间翻飞,光影在海澄村古老石阶上织成星河……
桂山岛的村振城市阳光裹着年轻干部的方言,正把柏油路尽头的肌理渔网晒成“创业蓝图”……
一百间庭院有一百种声音。
在珠海,创美庭院“创美庭院”巾帼行动正以温柔而坚定的珠海中绽力量,奏响“产业兴、让乡村民富、村振城市环境美”的肌理交响曲,撬动一场从庭院到城市的“细胞级焕新”。
修旧如旧:
老院子弹奏“新乐章”
梧桐树下,邓智英的手指拂过莱雅琴的琴弦,音波荡开会同古村的晨雾。这座曾被时光封存的广式庭院,如今正以“音乐疗愈空间”的身份苏醒。
“改造不是推翻重来,而是帮老房子找到最契合的‘声带’。”作为心理咨询师,邓智英深谙“治愈”之道。因为会同村承载着珠海的百年留学文化和中西结合的特点,她保留龙眼树的荫蔽、加固竹凉亭的结构,利用现代动力装置让假山跟流水结合,却又将古老的西方乐器莱雅琴植入其中。现在,这方天地不定期举办“女性心理疗愈沙龙”,古琴声里,都市焦虑与百年砖墙达成和解。
正如庭院改造需要因地制宜,珠海不同区、镇的乡村蝶变,也需要重视地域的特色。珠海市妇联整合优势资源,发挥集聚效应,构建了“水乡、田园、古村、海岛”四大乡村振兴美丽庭院示范带,以庭院变美激活全域乡村振兴。
数据印证变化:2019年至今,珠海有5个“创美庭院”村入选“全国文明村镇”,共建成4个省级“美丽庭院”村、6个“美丽庭院”典型户、140户“美丽庭院”和2个省“美丽庭院”特色村。越来越多的庭院主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色“音符”。
以手传心:
竹篾织就“非遗新生带”
汤何佳的工作室像一座微缩博物馆——青蛙笼悬在梁下,礼担箩摞成金字塔,而老人正将泛青的竹篾劈成发丝般的细条。“别看这竹子简简单单,编出来的东西能有38种。”汤何佳1966年就开始在生产大队做编织工作,这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说话时,皱纹里夹着竹屑。
“创美庭院”巾帼行动给海澄村这间的老屋施了“魔法”:面向街道的玻璃窗成为展示墙,工艺品和绿植向路人“招手”发出参观邀约;天花板简陋的电灯也换上了“新衣”,竹编的灯罩让室内光变得温柔。最让汤老欣慰的是,妻子和儿子都已经是编织能手,儿媳和孙子如今都掌握了编织的基本方法。他说:“这就是传承。”
非遗正在裂变,他曾多次代表三灶竹草编织技艺参加省、市、区举办的各类大型展示展演和宣传推广活动,多次到周边的大中小学给学生们讲解传授编织的知识和技巧,亲力亲为让“非遗”编织走进更年轻的一代,使编织手艺得到推广。
许许多多的庭院,正像这间老房子一样,坚守传承之道,讲述百年乡愁。罗萍是澳门妇女联合总会副理事长,在珠海市妇联的邀请下,曾经来到珠海参与“创美庭院”参观交流活动。“这些庭院就是我的乡愁,到处都是家乡的影子。”罗萍说,“同时你又可以看到很多新变化,这也是我们港澳妇女参与大湾区乡村振兴工作奋斗的目标。”
归雁成阵:
海岛女儿的“洄游密码”
“外婆,我回来了!”2021年,宣丽萍提着行李站在桂山岛码头,海风裹着记忆扑面而来。这个生于1995年的海岛女儿,成为桂山镇“归雁计划”首批返乡大学生。
她的办公桌上,党建材料和财务报表整齐叠放——从横琴企业的财务人员到桂山岛后备干部,宣丽萍经历了角色转换的“淬火期”。在党建办、公共服务办等部门的跟班学习中,她像重新认识故乡般梳理着岛上的“民生账本”;台风季彻夜值守,把独居老人转移到避灾点。“村民一句‘小妹真靠谱’,比什么奖励都珍贵。”她说。
在她的小院里,蓝白色的外立面与大海呼应,木质的户外桌椅简洁温馨,异木棉等热带植物从栏杆外探进来,这是“归雁”打造的“创美雁巢”。
改变的不只是她。随着海岛供电、医疗、教育的升级,曾经“留不住人”的桂山岛,正吸引更多像宣丽萍这样的游子归巢。如今她已提交入党申请书:“把青春献给生养我的海岛,这才是最踏实的出息。”潮声阵阵,新一代建设者正从小小的庭院开始,用行动改写“离岛谋生”的旧剧本。
美美与共:
从“一户示范”到“全域美学”
在陈荣沛家的“正气小院”,一天是从早晨的花香开始的——妻子梁添妹修剪着花墙,他则开始收集村民们的庭院改造意愿。作为村党委书记,陈荣沛深谙“带头效应”:自费改造庭院省下补贴,为更多想要改造的村民腾出资金,让观望的村民纷纷动工。
变化如涟漪扩散,沙脊村第一批创美庭院示范户于2019年打造完成,沙脊河两岸的水乡风光雏形初现。紧接着,第二批、第三批,越来越多的村民从“要人劝”到“要求干”,改造起了村容村貌。“美丽会传染”,邻村也看到了“小改造”的“大成效”,纷纷开始行动。
如今,走进沙脊村,在无边无际的鱼塘中,一河两岸的景观令人陶醉,一排排游船、各具特色的农家小院、植入了“庭院经济”的渔家火锅店和茶艺馆等小店,更是给村民带来不少第三产业收益。
据统计,2024年,珠海市各创美庭院示范村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,创造营业额约1631.2万元,60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。
时至今日,珠海的“创美庭院”早已超越物理空间的改造。它像一支细腻的工笔,在城乡肌理上勾勒出这样的未来:每一个院落的焕新,都是整座城市向美而行的注脚。
来源:珠海特区报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