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  • 首页
  • 休闲
  • 焦点
  • 热点
  • 娱乐
  • 时尚
  • 知识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探索 > 现在起,吃饭调整一下!

    现在起,吃饭调整一下!

    发布时间:2025-09-09 06:38:54 来源:鸿稀鳞绝网 作者:娱乐

    谈到饮食,现在起除了“吃什么”,吃饭“怎么吃”也很重要。调整这篇文章,现在起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饮食和健康衰老之间的吃饭关系,并总结几个有益长寿的调整吃饭习惯。

    受访专家

  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

  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

    健康老去,现在起饮食是吃饭核心

   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英国《自然·医学》杂志发表过一项覆盖十多万人、跨度30年的调整研究,揭示了长期坚持健康饮食模式与健康老龄化的现在起深层联系。研究中将“健康老龄化”定义为:在70岁(或75岁)时无重大慢性疾病(如癌症、吃饭糖尿病、调整心血管疾病等),现在起且认知功能、吃饭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状态良好。调整

    研究显示,遵循健康饮食的老年人,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几率高45%~86%,尤其是女性。而且,在中年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,30年后健康老龄化的几率更高。

    研究人员表示,高质量饮食可降低心血管病、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,延缓认知衰退,改善心理健康,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因素。

   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介绍,高质量饮食可提供充分、均衡且全面的必需营养,以满足人们维持身体机能的不同需求,从而实现系统性抗衰,提升生活质量。而且,健康饮食习惯应从小开始培养,未来才能有更好的“健康饮食依从性”。

    吃饭有这5个特点的人更长寿

    长寿的人在饮食习惯上有不少共性,通常有以下5个特点。

    1、三餐定时

    保持有节律的进食时间,有助于维持自身生物钟平稳,改善消化和代谢功能。长期不定时进餐,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、血糖波动等问题,增加胃肠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。

    图片

    2、细嚼慢咽

    食物需要胃肠道的充分消化才能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,进食速度过快不仅会给胃肠带来额外负担,很多食物也无法充分消化,易造成消化不良、胃胀气等。普通人一口饭建议咀嚼20~30次左右,脾胃功能不好及老年人群,每口饭菜尽量咀嚼25次以上。

    3、食物多样化

    挑食会造成营养摄入不均衡,引发相关健康问题。比如,绿色蔬菜摄入不足会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引发免疫力下降、贫血、肌肉功能减弱等;钙摄入少易造成骨质疏松,增加骨折风险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每天吃够12种食物,一周吃够25种,要做到有粗有细、有荤有素、避免单一。

    图片

    4、爱吃清淡

    高盐和高糖的摄入是导致高血压、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。保持饮食清淡,减少盐、糖的使用,尽量选择天然食材,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摄入,可有效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生率,帮助身体维持更好的健康状态。

    5、心情平和

    胃肠也是情绪器官,如果吃饭时带着情绪,胃肠蠕动会变慢,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。吃饭前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,建议尝试深呼吸,调整好心情再吃。

    推荐3种饮食模式

  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,健康饮食模式有共通之处:

    均以蔬果、全谷物等植物性食物为主;以优质脂肪、优质蛋白为辅,比如坚果、豆类、低脂乳制品、鱼禽肉;限制反式脂肪、钠、红肉/加工肉类、含糖饮料的摄入。

    全能选手:替代健康饮食

    这一饮食模式强调“营养密度优先”,营养均衡且多样,有助调节免疫力。日常限制红肉/加工肉类、反式脂肪、含糖饮料和钠的摄入,且需满足每日摄入5种蔬菜(非土豆等淀粉类)、4种水果,每周至少吃2次深海鱼,每周红肉摄入量限制在500克以内。

    图片

    防病高手:低胰岛素饮食

    这种饮食与降低重大慢病风险的关联性最强,可将糖尿病风险降低55%。以“低升糖”为主要原则,优选糙米、豆类等低升糖食物,补充牛油果等健康脂肪,以减少胰岛素波动。遵循这种饮食需具备专业知识,推荐糖尿病、肥胖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    改善认知:星球健康饮食

    主要原则是“一半饮食是蔬果,一半以豆类、全谷物、坚果、植物油为主,限制肉类总摄入量”,优选当地应季食材,红肉每日不超过14克,以达到个人营养与地球资源的平衡。这种饮食可使认知衰退风险降低63%,对70岁后保持思维敏捷的效果最佳,同时可大大降低碳足迹。以下几种常见饮食模式也各有优缺点:

    替代地中海饮食,以橄榄油、深海鱼、坚果和全谷物为核心,显著降低糖尿病、心血管病风险。但该饮食大多价格较高,且国人对橄榄油的接受度有限。

    得舒饮食,因侧重低钠(小于2.3克/天)、高钾(香蕉、菠菜等食物),尤其适合高血压患者,但口味较为寡淡。

    抗炎饮食,需严格区分食物“炎症属性”,多吃蔬果、全谷物、茶等抗炎食物,限制红肉、动物内脏、精制碳水、含糖饮料等促炎食物,以降低炎症水平,但不同食物的炎症指数不同,在生活中操作难度较大。

    • 上一篇:深圳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黄色!大暴雨+12级阵风
    • 下一篇:食品信息一目了然!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公告发布

      相关文章

      • 跨越天堑 渝昆高铁江底牛栏江特大桥成功合龙
      • 深珠低空快线开通一个月,接待乘客20余人次
      • 湾韵丨2025年9月1日
      • 汕梅高速改扩建最后一座隧道进洞,预计明年4月贯通
      • 《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》今天发布 明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
      • 百名记者·百村纪行|那洲村:从“低效洼地”到“智造高地”
      • 广州市增城区正果镇白面石村:广州抗战第一枪
      • 深圳电竞再上分!英雄联盟LPL总决赛落地深圳大运中心
      • 奋进百千万 三年初见效|珠海借“媒体+”新引擎,赋能“百千万工程”深入实施
      • 协作绘黔景!粤黔两地携手助遵义农文旅“出圈”

        随便看看

      • 日本首相石破茂决定辞职
      • 晋江市华泰实小新生体验“躺休自由”
      • 剪纸传古韵!拱北小学开学日以非遗文化点亮校园
      • 国铁广州局暑运发送旅客1.26亿人次 创历史同期新高
      • 嘉元科技:“百会万企”行动获省工商联表彰
      • 武警梅州支队2025年夏秋季满服役期士兵,退役!
      • 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抵京 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
      • 海上新广东·新生态图集
      • 阿尔卡拉斯夺得美网男单冠军并重登世界第一
      • 热搜第一!纸质火车票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
      • 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现在起,吃饭调整一下!,鸿稀鳞绝网   sitemap